廣西旅行社推薦,新疆吐魯番游玩攻略,給你不一樣的感覺。
是火洲的“桃花源”。溝里四處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,一是葡萄溝接待站。這是為中外賓客開辟的游覽場所,依山旁水,安靜、幽雅,景物天成,數(shù)條葡萄長廊深邃、幽靜,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,仰首盡情觀嘗珍珠般的葡萄,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嘗鮮葡萄。長廊盡頭碑石上葡萄溝三個鮮紅大字,格外引人注目,游人爭先恐后在此照相留念。園內(nèi)有民族風味的食堂,有賣工藝品的蒙古包,還有劃船游玩的地方。
沙漠生態(tài)旅游風景區(qū)
吐魯番沙漠植物園隸屬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。中國國科學院直屬的12個植物園之一,是西北干旱荒漠區(qū)惟一的一個沙漠植物園,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植物園。位于吐魯番市東南約10公里,海拔-95-76米。園址坐落在吐魯番盆地腹部的恰特喀勒、艾丁湖和亞爾鄉(xiāng)三個鄉(xiāng)之間約6000公頃的風蝕流沙區(qū)內(nèi),有大面積的風蝕雅丹地貌,平坦流動沙地及新月形沙丘地貌類型,被流沙湮埋的故城廢墟及聞名于世的干旱地區(qū)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。這里是世界第二低地,素有“風庫”、“火洲”之稱。
火焰山
大名鼎鼎火焰山 ;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”,火焰山就是這樣一座山;鹧嫔轿挥谕卖敺璧乇本。古書稱赤石山,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,意即紅山。 火焰山脈呈東西走向。東起鄯善縣蘭干流沙河,西止吐魯番桃兒溝,長100公里,最寬處達10公里;鹧嫔街厣蕉d嶺,寸草不生。每當盛夏,紅日當空,地氣蒸騰,焰云燎繞,形如飛騰的火龍,十分壯觀。
唐朝邊塞大詩人岑參有詩云:“火山突兀赤亭口,火山五月火云厚;鹪茲M山凝未開,飛鳥千里不敢來。”又詩云:“火山六月應更熱,赤亭道口行人絕。”明代大詩人陳誠有詩曰:“一片青煙一片紅,炎炎氣焰欲燒空。春光未半渾如夏,誰道西方有祝融。”
高昌古城,維吾爾語稱亦都護城,即“王城”之意,因為此城為高昌回鶻王國的都城,故名。它位于吐魯番市東45公里處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河三角洲,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(jīng)之地和重要門戶。 高昌古城,歷史悠久,始建于公元前1世紀漢代,因其“地勢高敞,人廣昌盛”因而得名。公元460年(和平元年)車師國亡,柔然立闞氏伯周為王,稱其國為高昌國,掀開了高昌王國的序幕。公元1290年,海都、都哇率軍攻占高昌城,1283年,哈密力失守,火赤哈爾的斤戰(zhàn)敗被殺,王宮遷往甘肅永昌。
庫姆塔格沙漠
庫姆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(qū)位于鄯善老城南端,與老城東環(huán)路南段相連,面積1880平方公里,是集大漠風光與江南秀色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(qū)。 庫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東部、鄯善縣以南,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一部分。庫姆塔格沙漠面積大約2.28萬平方千米,主要組成元素不是沙丘,而是沙山,庫姆塔格在維吾爾語中就是“沙山”之意。
站在鄯善老城向南望去,金色的大漠雄渾壯觀、風光無限,千百年來與綠洲長相廝守,默默對視,猶如忠誠的戀人,給人無盡的遐想。
羅布麻又稱夾竹桃麻、野麻、茶葉花,花兒紅白相映,葉展翠綠,根深葉茂。我國民間很早就有泡羅麻葉當茶飲以清火祛熱的習慣。羅布麻所含的多種成份有清火、隆壓、強心、利尿功能,可治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肝炎腹脹、腎炎浮腫等。
吐魯番美食:曲曲
曲曲兒是深受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傳統(tǒng)風味小吃,類似漢族的餛飩。先將肥羊肉切成小肉丁,再加洋蔥末、鹽、胡椒粉、孜然粉和少許的水拌和成餡。將和的面搟成薄片,切成方形片,將肉餡包在面片里。然后將曲曲兒下到肉湯里,湯里放些揉碎的薄荷葉或香菜末。皮薄餡嫩,散發(fā)出特有的香氣,風味別具特色,十分爽口。
烤羊肉
維吾爾民間傳統(tǒng)的串烤肉,同樣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,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。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樣色澤焦黃油亮,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,不膩不膻,肉嫩可口。用料的講究不似烤全羊那樣嚴格,二者的區(qū)別在于烤制規(guī)模的大小和具體方法上。
涼皮子
食用時,將涼皮子切成細條,把面精切成薄片,放入盤中,再澆上辣椒油、醋、蒜沫、醬油、芥沫、芝麻醬等佐料,五顏六色,其色悅目,味而誘人。盛夏,人們吃涼皮子既可消暑又可提神,其風味絕非一般。
粉湯
粉湯是新疆回族的風味小吃。每逢古爾邦節(jié)和肉孜節(jié),幾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湯,恭候貴客和親友們的到來。粉湯味道鮮美,略酸微辣,適合北方人的口味;刈謇相l(xiāng)在招待客人吃粉湯時,還要端出一盤香噴噴的油香。這種用油炸成的面制品,和粉湯配在一起食用,那是再美不過了。
拉條子
新疆人好吃拌面、炒面,這兩種面都離不開拉條子。拉條子的拌菜有過油肉、雞蛋炒西紅柿,辣子炒羊肉,芹菜炒羊肉等。將拉條子單盛,然后拌菜,是為拌面;將拉條子切成小段,與菜混炒,是為炒面。